2025-09-15 17:15:29 作者:李沛霞 来源:suncity太阳新城 浏览数:0
近日,我们牵头建设的“山东青岛生猪科技小院”喜获《青岛日报》宣传报道!在9月15日出版的《青岛日报》未来教育特刊,以《当好乡村振兴的“智囊团”》为题对我们多支科技小院团队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进行了综合报道,其中重点介绍了我们“山东青岛生猪科技小院”的创新模式、科技赋能成效及人才培养特色。这既是对我们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我们师生扎根一线、科技报国精神风貌的充分展示。
《青岛日报》报道重点描绘了我们生猪科技小院如何运用科技创新,解决生猪养殖产业的实际难题。报道生动呈现了由我们张洪亮副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联合共建企业研发的“小科爱牧O2S智慧养殖大平台”在环山生猪养殖基地的应用场景。该平台如同养殖场的“智慧大脑”,通过智能硬件与软件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对水线、料线、环控等关键环节的精准管控,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报道特别强调,小院师生团队始终瞄准一线养殖场户的“痛点”开展科研攻关。针对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迫切需求,报道详细介绍了小院研发的“猪场生物安全智能防控系统”。该系统利用智能识别、越界报警等技术,为猪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有效保障了生物安全。报道指出,省内应用该智能化技术装备和管理系统的30余家猪场已实现饲料转化率提高5%-7%、料肉比降低0.15、养殖成本降低7%-10%的显著效益,真正体现了科技赋能产业的力量。
《青岛日报》的报道不仅关注技术突破,更深入挖掘了生猪科技小院作为国家级科技小院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的示范作用。报道生动展现了我们研究生阎新平同学(兽医专业研三)在科技小院的实践经历:他将硕士毕业论文研究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利用小院平台收集的养殖大数据,开展“预防生猪传染性肠胃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目前成果已进入效果评价阶段。阎新平同学表示,“在科技小院的实践,让我对兽医专业和生猪产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彰显了科技小院培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应用型人才的显著成效。
报道充分肯定了我们通过“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模式,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共同培养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经验。科技小院已成为我们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孵化平台,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同频共振。
此次获得主流权威媒体的重磅报道,是对我们多年来坚持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办学方向,积极投身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成果检验,极大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科技小院建设,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持续为乡村振兴和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青农动医”力量!
相关链接:
https://epaper.guanhai.com.cn/conpaper/qdrb/h5/html5/2025-09/15/content_144595_2626430.htm?curr=
编辑:李沛霞
责任编辑:王传兴